【圖輯】墨西哥礦工的血與淚 如何在生計與生存間取得平衡?
【圖輯】墨西哥礦工的血與淚:礦坑中充滿落石、毒氣、洪水威脅,如何在生計與生存間取得平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住在墨西哥小鎮沙賓納斯的礦工布里奧內斯,選擇進入礦坑工作,他深知自己必須在謀生與避免一命嗚呼間取得平衡。今年8月,布里奧內斯的姊夫才剛死於一場礦災,他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警覺,並將過往的悲劇銘記在心。
每當胡安・布里奧內斯(Juan Briones)深入墨西哥北部的礦坑採煤時,他深知自己必須在生計與生存間取得平衡。
今(2022)年8月,他的姐夫與其他10名礦工被困於埃爾皮納貝特(El Pinabete)的礦坑,事發當時礦坑中的牆壁被水流沖破,導致隧道被淹沒。如今將近2個月過去,受害者的遺體仍不見蹤影。
布里奧內斯穿過礦坑入口|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儘管明白其中風險,布里奧內斯還是常常認為自己別無選擇。
「你必須生存,也需要照顧家人。」布里奧內斯說道。在悶熱的礦坑裡工作一天後,他的妻子會幫她擦洗皮膚,把黑色的灰塵抹去。
布里奧內斯有四個兒子,在埃爾皮納貝特礦災發生前,他就苦心敦促已經輟學的兒子不要從事危險的工作。
「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尤其是會發生意外這點。」布里奧內斯說。「我不希望兒子冒著風險去礦山工作,更不想看到同樣的災難發生在他身上。」
14歲起布里奧內斯就在礦山工作,他必須穿著頭盔、手套以及鋼頭靴,並時刻警惕從牆壁滾落的岩石、故障的滑輪、有毒氣體與地下洪水。
布里奧內斯表示,一開始進入礦坑時,他常常覺得自己難以呼吸,隨後他會滿頭大汗的離開礦坑。
布里奧內斯居住於科阿韋拉州(Coahuila)的邊境城鎮沙賓納斯(Sabinas),當地工作機會極少,也沒有什麼職缺能提供他每週15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800元)的薪資。
姊夫提葉黎納(Hugo Tijerina)曾鼓勵他至埃爾皮納貝特礦坑工作,不過布里奧內斯拒絕了,他擔心附近廢棄礦山的巨大水池會衝破礦坑,然而一語成讖,礦災奪走礦工們的性命,營救他們的努力最終也付諸流水。
這場災難凸顯了墨西哥煤炭產地中,那些小型、不受監管的礦坑為工人帶來的危險。礦工們並未被正式聘僱,拿著現金,他們一腳踏入未知而充滿風險的礦坑,開採數百萬年前從白堊紀時期形成的煤炭。
《路透社》報導,埃爾皮納貝特是科阿韋拉州的眾多礦坑之一,主要為墨西哥國家電力設施提供煤碳。然而,墨西哥法律並無明文要求,開鑿礦山前必須進行相關檢查。
礦災的悲劇也非首次發生,由煤礦爆炸引發的2006年墨西哥礦災,就曾導致65人因此罹難,僅有兩人的遺體被尋獲。
每日在礦坑工作八小時,練就了布里奧內斯結實的身材,他必須揮舞空氣槍爆破岩石,並用鐵鍬與拖車在地下隧道中運輸煤礦。
布里奧內斯每週能產出18噸煤礦,總共賺進2700比索(折合新台幣約4300元),若能多產出兩公噸,工資便能增加至3300比索(折合新台幣約5200元)。獲得更多薪資是布里奧內斯的動力,激勵他更加勤勞、迅速的採礦。
雖然工作時布里奧內斯仍會與同事們聊天,讓時間顯得不再那麼漫長,他仍時刻保持警覺。「你永遠都會害怕回不來。」布里奧內斯說道。「在地底工作時,我總會想起姊夫以及九位沒能回家的礦工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