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大毒梟不賣毒品要賣水果了!
2022年2月11日,在墨西哥 米卻肯州烏魯阿潘,一名美國派來的調查人員身份暴露, 收到了一條來自 毒品卡特爾的威脅簡訊。 隨後,美國政府撤回調查人員,暫停了被調查貨物的跨境貿易。
米卻肯州的主要經濟產業是農業種植
(烏魯阿潘市內,圖:壹圖網)▼
受調查的物品不是毒品,而是人畜無害的鱷梨。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政府的雇員為什麼會在墨西哥工作? 傳說中拿巴雷特狙擊步槍打警察的墨西哥黑幫,不去賺毒品的錢,怎麼就開始 賣水果了?
鱷梨也叫牛油果,原產地在美洲(圖:圖蟲創意)▼
營銷奇蹟
由於美國的 水果主產區靠近墨西哥, 為了防止種種病蟲害隨進口農產品一起進入美國, 自1914年開始,美國便 禁止從墨西哥進口鱷梨。
在此期間,美國也扶持本土的鱷梨種植產業
(20世紀60年代,圖:ucanr.edu)▼
直到1997年,在美國與墨西哥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的背景下,禁令才稍有鬆動。 如此一來,米卻肯州成為 惟一可以向美國出口鱷梨的地區。 為了避免病蟲害被一併帶入,美國農業部會組織了一個檢查員團隊,負責檢查鱷梨的病蟲害等問題。
2019年,墨西哥是世界上最大的鱷梨出口國
而美國80%以上的鱷梨又是由米卻肯州供應的
(圖:twitter @contraloriamich)▼
好不容易把鱷梨運到美國,出口商卻發現, 初來乍到的鱷梨在美國 沒什麼市場,它既不甜也不香,外觀還很難看。除了做墨西哥菜,似乎並沒有其他銷路。
而當時拉美裔只占美國人口的10%左右, 墨西哥裔又只是拉美裔的一個組成部分。
鱷梨油脂含量高,一般是做成醬來佐餐
(圖:shutterstock & Flickr)▼
照這樣下去, 鱷梨大概僅僅會成為一種小眾特色小吃。考慮到墨西哥裔的經濟水平較低,主流社會對他們的 刻板印象卻不少, 這種和墨西哥裔高度綁定的食材,恐怕會被打上 低端、 怪異的標籤。
近十幾年來,墨西哥的鱷梨出口商在營銷費用上一擲千金。換句話說,打廣告一點都不心疼錢。美國 橄欖球超級碗在賽前和中場休息時,都會舉行陣容強大的大型演出,被中國人戲稱為 「 美國春晚」。
超級碗中場秀的舞台,是衡量大腕咖位的標尺
能在這領銜演出的都是國際巨星,比如碧昂斯
(圖:Flickr & shutterstock)▼
超級碗比賽多年來都是美國 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這樣一年一度全民狂歡節目的廣告費自然會是天價。 近十年來,超級碗幾乎每年都有 鱷梨廣告出現。
今年超級碗的鱷梨廣告片主角,是一個美國版的胖凱撒
(圖:Avocados From Mexico)▼
除了絕無僅有的關注度,鱷梨 出口商還看中了超級碗狂歡氣氛,對新奇零食銷量的推動。比賽當天,是美國 食品消費量僅次於感恩節的日子。 相較於全家吃火雞的感恩節,看比賽、看錶演時大家吃的通常都是小吃、零食。
美國人的飲食,熱量普遍很高
這麼一通胡吃海喝,很難不胖▼
所以對於鱷梨出口商來說,超級碗遠比感恩節更重要。不知是哪位營銷鬼才想到了這樣的推廣思路: 通過超級碗廣告,讓大眾對鱷梨產生認知,嘗試鱷梨,實現第一次購買。
大網一撒, 總會有人被圈粉,最終實現用蘸 鱷梨醬吃的玉米片, 搶占薯片、熱狗、雞翅的市場。
脆片蘸鱷梨醬,嘎嘎香(圖:shutterstock)▼
鱷梨在超級碗當日的銷量節節攀升,2014年已經有991萬磅,2015年達到1231萬磅。 在沒出現威脅簡訊風波之前,今年的銷量被 預測接近1.5億磅。 鱷梨成功從墨西哥人吃的東西,變成美國人的國民美食。
隨後,健身博主、生活方式博主或有償推廣,或把這種新奇食材當做內容素材。 鱷梨成為網絡社交平台上的 網紅食材, 被開發出鱷梨三明治,鱷梨沙拉之類更符合美國人飲食習慣的食譜。
墨西哥人打得是網絡營銷+電商平台的組合拳
(圖: Avocados From Mexico)▼
經過十年不間斷的轟炸式營銷,鱷梨在美國搖身一變, 從非法勞工吃的 奇怪東西,變成了與健康、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掛鈎的 超級水果。 不但在美國大行其道,鱷梨還藉助美國文化的強大軟實力,迅速風靡全球。
美國人對異國飲食的接受度還可以
很多外來菜品到了美國都會被本土化
(圖:shutterstock)▼
除了鱷梨,在美國銷量巨大的墨西哥水果, 還有墨西哥菜中的常見調味品酸橙。 它雖然經常被食客忽略,背後卻有一個 年銷量10億美元的大市場。
酸橙跟啤酒、雞尾酒也很搭(圖:shutterstock)▼
水果之鄉與是非之地
墨西哥水果之鄉 米卻肯州,西部臨太平洋,東部位於山地。 地勢整體上東高西低,落差較大,形成了多樣的氣候。臨海地區炎熱乾燥,年均溫度高達29℃。
米卻肯州位於中部高地的西南端
域內水系發達,水源充足
20%的土地是農業用地,是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州▼
該州西部、北部山地 溫和多雨,年均溫度13℃。 多樣的氣候,充足的陽光,易得的灌溉水源讓這裡發展出 多樣的農業。
這裡自然條件優越,但農產品賣不上價
生計沒著落,許多農民曾改種大麻和罌粟
(圖:Flickr)▼
原本,鱷梨與酸橙不論是產量還是出口額,在這裡眾多農產品中都顯得並不突出。 隨著這兩大水果在美國打開銷路,背靠美國市場的 強勁購買力,水果種植業變得有利可圖, 兩者的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
如今,外銷水果助力農業貢獻該州 34%的GDP,農民也因此受惠。
該州的鱷梨貿易,有很大部分被黑幫把持
果農必須按一定比例向他們繳納「孝敬錢」
(圖:shutterstock)▼
另一方面,這裡又是一片是非之地。
據2018年美國國務院對旅行安全程度的分級, 東北邊境的 塔毛利帕斯州和太平洋沿岸的 科利馬州、 格雷羅州、 米卻肯州和 錫那羅亞州, 共計5個州屬於 最高風險的「請勿旅行」級。 與戰亂中的索馬利亞、葉門、敘利亞屬於同一分組。
在美國買牛油果就好了,不要親自來採購的意思▼
如此嚴苛的分級也事出有因。 米卻肯州位於美洲 毒品走私的要道之上, 是墨西哥幫派爭鬥 最激烈, 謀殺率最高的州之一。 一部分城鎮甚至一度被黑幫接管。
販毒黑幫橫行無忌,米卻肯州警察卻少有作為
民眾只能組織民團,武裝自保(圖:壹圖網)▼
如前文所述, 米卻肯州原本是一個 農業州。 它變成黑幫的戰場,是2000年前後的事情。 此時,美國癮君子的嗜好逐漸轉向 合成毒品,對於鴉片、嗎啡、古柯鹼之類天然毒品的嗜好 相對下降。
需求的變化,直接導致了作為供給端的毒品卡特爾洗牌, 墨西哥涉毒犯罪的分布也因此發生改變。 因為天然毒品製作工序 相對少,製作流程 相對短,技術 要求低。 以家族為單位控制一片產區就能夠保證生產、分銷的全流程。
別小看 家庭式的制毒作坊,他們的產量也很驚人
(圖: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然而合成毒品則相反,製作流程 更長,需要 更高的組織度, 更緊密的合作。 這就意味著更大、更強的組織才能玩得轉。
毒品卡特爾通常會控制墨西哥的幾個港口,用以走私合成毒品的原料,之後在受他們控制的交通要道上分布制毒作坊。 米卻肯州,便是從這一階段興起的 毒品交通樞紐。
2007-2010年間,米卻肯州的主要走私路線▼
一部分家族式團伙不能適應新市場環境, 被制定標準, 吸納加盟者的毒品卡特爾加速替代。 這個過程就像連鎖超市擠垮雜貨店一樣迅速而無情。
只不過, 販毒團伙搞競爭遵守的不是市場法則,而是 叢林法則。 不斷有更新更暴力的卡特爾出現,將暴力逐步升級。
這些毒梟雖然各有地盤,但彼此恩怨可不少
應了郭德綱那句話: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圖: 《毒梟》劇照,估計都是番茄醬)▼
近幾年, 哈利斯科卡特爾與一群被稱為 聯合卡特爾的當地幫派在米卻肯搶地盤, 時不時就會威脅到該州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外貿水果。
既然種植鱷梨、出口鱷梨市場前景廣闊,能夠賺到錢。而毒品卡特爾又很了解美國市場。 鱷梨從業者再也做不到悶聲發大財,漸漸被黑幫盯上了。
收益太高,難怪米卻肯人把鱷梨稱為「綠色黃金」
(種植園,圖:Flickr)▼
黑幫大佬的水果生意
早在墨西哥黑幫興起之前,作為黑幫鼻祖的意 大利黑手黨就是這麼做的, 當年他們也用類似的方式涉足西西里的柑橘貿易。
其實,毒品卡特爾的本質不是毒販,而是 依靠暴力進行不正當競爭,或從事 違法活動獲利的有組織犯罪集團。
毒品卡特爾所涉及的犯罪遠不止販毒一項
包括但不限於走私槍枝、買賣人口等等
(逮捕,圖:Flickr)▼
所以,黑幫不僅會導致街頭暴力、治安惡化、毒品泛濫。 更深層的問題是,他們會用黑社會的秩序 代替社會的正常秩序,用不正當競爭的方式 破壞市場競爭。
在黑幫橫行的國家,任何 門檻較低的行業被業內人士做出了起色,黑幫都會滲透進來,以暴力手段搶奪勝利果實。
為拉美非法移民提供偷渡服務
也是墨西哥黑幫的主營業務之一
(圖:shutterstock)▼
墨西哥 特殊國情決定了其毒品卡特爾的特殊性。 該國國家能力長期較弱,無法提供足夠的公共服務,經濟又不足以提供足夠的工作。
而美國市場需求旺盛,與墨西哥邊界線漫長,在歷史上各類 跨境走私綿延不絕。 因為失業嚴重,黑幫同樣競爭激烈。
這是墨西哥毒販在美國眼皮底下挖的地道
(圖:DEA)▼
最終,在惡鬥中能夠立足的當代黑幫,都擁有較強的 組織性和 戰鬥力,甚至建立起對一些地區資源的 汲取能力。 說他們是軍閥有些誇張,但是將他們視為一般的有組織犯罪集團又過於輕視他們的實力。
不同生態位的黑幫通過收保護費,偷運輸卡車,綁架,暴力威脅競爭者,壟斷貨源等方式介入水果貿易。 但因為 競爭激烈,沒有哪一個毒品卡特爾能夠控制米卻肯州的出口水果貿易。 總會有20左右的黑幫在米卻肯州打打停停。
只要有利益衝突,一言不合就大開殺戒
不管對方是幫派,還是警察,又或是平民▼
這個養蠱的進程,其實已經持續了很多年,終於在今年連續發酵出 大事件。
毒品卡特爾先是在2021年1月到2月中旬一個半月的時間裡, 利用減產壟斷貨源, 讓 酸橙的平均價格從每公斤17比索增加到56比索,導致大量墨西哥餐廳斷供; 之後又威脅鱷梨檢查人員,最終導致美國 暫停進口鱷梨。
暫停進口,受僱於鱷梨產業的工人就會手停口停
(圖:moribitodemexico.com.mx)▼
最倒霉的還是墨西哥的鱷梨出口商,今年他們依舊花重金,砸下了超級碗廣告。然而就在公布今年的超級碗廣告的那一天,進口禁令也發布了。 禁令通過間接手段打擊犯罪集團,直接承受傷害的,卻是出口商與種植鱷梨的農民。
許多人累死累活,但錢都進了黑幫口袋
(僱工,圖:shutterstock)▼
這也反映出在墨西哥政府執政 能力有限的背景下,鱷梨種植業面臨 兩難局面。一方面,這一產業是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希望。
另一方面,因為當地監管不利,產業存在諸多問題。不僅養肥了黑幫,還存在過度使用地下水,非法開墾原生林的問題。 因此,近年來美國也形成了反對食用鱷梨的聲浪,使鱷梨的評價逐漸變得 兩極分化。
截至目前,該州有4萬2千多個鱷梨種植園
種植作物趨於單一,長遠來看並不是好事
(圖:avocadoinstitute.org)▼
2022年2月18日,美國恢復了鱷梨進口,市場很快便恢復繁榮, 但是關於鱷梨的爭論不會停止。墨西哥鱷梨種植業的 兩難困境,也很難被徹底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