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是怎么变成现在这副样子的?
一、国运之日
1963年10月18日,墨西哥城申奥成功,整个首都一片欢腾。
因其耗费靡繁,自创办以来,现代奥运会从来没有在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上举办过。这一历史到此终结——墨西哥城打败了法国的里昂和美国的底特律,即将承办第十九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时任墨西哥总统洛佩斯.马特奥斯(Adolfo López Mateos,1958-1964年执政)说,申奥成功“是对墨西哥人民所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
这句话点出了二十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的一个重大事实:当时的墨西哥因其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经济高速增长,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标杆。
在二战后的二十年里,墨西哥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6%,被称作“墨西哥经济奇迹”,在当时的亚非拉地区,仅有巴西在可以在此项上与其媲美。而且,墨西哥是拉丁美洲唯一一个在1930年后没有经历任何形式的政变或内战的国家,这一政治稳定纪录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当中也几乎独一无二。
第十九届奥运会的开幕时间定在1968年10月12日,这一天是哥伦布抵达美洲的纪念日,墨西哥希望借此让整个拉丁美洲都能共享它的声音和荣耀。
为了迎接奥运会,以及之后定于1970年同样在墨西哥举办的足球世界杯,墨西哥人决定修建阿兹特克体育场(Estadio Azteca)。按照最初的计划,新馆落成之后,将会超过巴西人的马拉卡纳,成为西半球最大的综合体育场。
然而,洋溢在希望中的墨西哥人并不知道,1968,奥运之年,将会成为他们国运的转折点。

1968年在现代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朝鲜突击队刺杀朴正熙未遂;越共向泥淖中的美军发动了春节攻势;五月,戴高乐将军在巴黎被抗议风暴围困;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让美国多个城市陷入暴动;苏联军队开进了布拉格;尼日利亚的比夫拉饿死了上百万人;东京、马德里、贝尔格莱德、圣地亚哥都成了社会运动的中心;在伊斯兰堡,学生们逼迫阿尤布.汗将军辞去总统职位......
对社会问题的不满同样在墨西哥城集聚,学生运动从夏天开始发酵,转化为越来越多的冲突。7月,警方一次入校搜捕行动被视为对大学自治的侵犯,而大学自治是宪法权利,也是1918年拉丁美洲大学改革运动的重要原则。墨西哥最高学府国立自治大学(UNAM)的校长巴罗斯·谢拉(Barros Sierra)在校内降下国旗表示抗议,并亲身成为运动的领导者。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全世界的目光正在转到墨西哥身上。古斯塔沃.迪亚斯总统(Gustavo Díaz Ordaz,1964-1970年执政)相信,解决问题已经刻不容缓。9月,军警占领国立自治大学和国立理工学院。在矛盾抵达顶点的同时,运动规模也开始渐渐缩小。但是,直到奥运会开幕十天前的10月2日,仍有成千上万人在特拉特洛尔科广场(Plaza de Tlatelolco)聚集,同时有五千名军警在外围严阵以待......
1968年10月2日,谁发射了第一颗子弹,有多少人受伤或死亡,在之后的几十年当中都一直是疑团。但可以确信的是,这一天成为了墨西哥现代历史的转折点。
正如两位墨西哥作家,蒙西瓦斯(Carlos Monsiváis Aceves)和舍雷尔(Julio Scherer García)所说:
“在那一天之后,墨西哥成了另外一个国家。”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为革命制度党(Partido Revolucionario Institucional,PRI)政权的合法性划上了一道深刻的伤痕,揭露出了墨西哥国家面向过去的内在弱点,也为未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在叙述后事之前,我们还得先回头看看,那属于墨西哥的峥嵘岁月。
二、革命万岁
1929年,墨西哥的掌舵人卡列斯(Plutarco Elías Calles)正在面临一个艰难的决策。
作为墨西哥革命(1910-1920年)的胜利者,卡列斯亲眼见证了各路恶棍和枭雄的陨灭。他最重要的同僚,同他并称为“索诺拉三巨头”的奥夫雷贡(Álvaro Obregón Salido)和德拉维尔塔(Adolfo de la Huerta),如今一个已被暗杀,另一个被他亲手流放。
在1821年独立成功到1920年革命结束的一百年间,墨西哥发生了超过一千次武装叛乱。
在1910-1920年的革命期间,每十个墨西哥人中就有一人死去。
革命后的1920年代,政治暗杀成风,争权夺利的斗争比比皆是,昔日同僚相残如同家常便饭。
此时的卡列斯需要一种力量,来彻底终结困扰墨西哥上百年的政治动荡,同时保住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让墨西哥的现代化踏上正轨。

同大洋彼岸的另一位军人总统,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一样,他选择建立一个强大政党,来实现墨西哥政治的制度化。墨西哥革命党(PRM)应运而生,它是革命制度党(PRI)的前身,将作为唯一的执政党统治墨西哥71年。

这一决策的效果立竿见影。在1929年大萧条的冲击下,多个南美国家发生了军事政变,而墨西哥的政体巍然不动。
1934年,卡列斯选定少壮派军官卡德纳斯(Lázaro Cárdenas,1934-1940年执政)成为墨西哥总统,自己退居幕后,期望接班人厉行改革。在前一年,卡列斯发表了自己的“政治遗嘱”,规定每任总统能且只能执政六年。这一重要原则来自墨西哥革命,毕竟这场革命的初衷就是推翻连续执政35年的波菲里奥.迪亚斯总统(Porfirio Díaz,1876-1910年执政)。
卡德纳斯上任之后,放逐了他的前任卡列斯,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扶持工会,收留了众多西班牙内战流亡者以及列夫.托洛茨基。1937年实现铁路国有化,1938年实现石油国有化。

卡德纳斯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使他成为20世纪墨西哥最受尊重的领导人,甚至超越卡列斯成为了革命制度党的象征。1940年,六年任期届满的卡德纳斯没有凭自己的威望打破卡列斯的规则,而是选择把总统职位安然交给另一位军人卡马乔(Manuel Avila Camacho,1940-1946年执政)。自此,总统权力在墨西哥从来都是稳定交接。
卡马乔不同于卡德纳斯,是一位偏向保守的军人,他带领墨西哥平稳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在他执政期间,墨西哥的一些右翼分子曾试图勾结西班牙、德国和日本,谋求颠覆政权,让墨西哥成为法西斯主义在美洲的桥头堡,但他们并无机会得逞。1942年后,墨西哥的航空兵在太平洋协同美军对日作战。
1946年,米格尔.阿莱曼(Miguel Alemán Valdés,1946-1952年执政)作为第一位文官总统登上宝座,这位在世纪中叶任职的总统是20世纪墨西哥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

墨西哥小说家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曾说,墨西哥是一个彻底的巴洛克国家。所谓巴洛克,就是矛盾的艺术,是对自我的悖反。
而阿莱曼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巴洛克总统。
赞美者称他是革命的最终成全者,批评者称他是革命的首个背叛者。
阿莱曼在经济上偏左,在政治上偏右;他坚决推进工业化和国有化,同时坚决打压工会、团结资本家和中产阶级。
阿莱曼在上台伊始便宣布反腐,而他本人就大量身涉腐败。
阿莱曼扶持了墨西哥国有企业的代表——墨西哥电信公司,这家公司将会在本土击败瑞典的爱立信,并且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七大电信公司;然而,它也是当时阿莱曼及其亲信敛财的工具。
阿莱曼执政时,未来西语世界的媒体巨头特雷维萨电视台(Televisa)快速崛起,墨西哥电影黄金时期抵达顶点;而阿莱曼本人为了私利反对特雷维萨,支持电影审查。
阿莱曼在外交领域同西班牙佛朗哥政权针锋相对,为墨西哥争取在西语世界的头把交椅;同时一反革命后的强硬态度,对美国和美资十分亲热。
阿莱曼开启了墨西哥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加剧了分配不公的格局。
在阿莱曼之后继任的两位总统,科尔蒂内斯(Adolfo Ruiz Cortines,1952-1958年执政)和马特奥斯(Adolfo López Mateos,1958-1964年执政)总体来说都是阿莱曼政策的忠实继承者,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推进,革命制度党继续执政。在1946-1970年间,墨西哥的经济总量扩张了六倍,人口增长了一倍,普通工人的生产率提升了五倍,同时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却基本没变。
但无论如何,墨西哥的经济还在高速增长,这个国家看上去仍然充满了希望。科尔蒂内斯和马特奥斯也因为政绩而广受好评。1963年申奥成功后,马特奥斯把接力棒交到古斯塔沃.迪亚斯(Gustavo Díaz Ordaz,1964-1970年执政)手中。这位新总统是个多疑的保守派,总担心古巴人在墨西哥搞阴谋。他虽然招人讨厌,但依然掌管着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没有受到太多的责难,直到1968年的到来......
三、养虎为患
1968年10月2日的事件似乎没有造成什么直接的后果。十天之后,奥运会照常举行,冷战中的美国和苏联都想拉拢墨西哥,因此都选择了沉默,只有英国发出了谴责。
然而,特拉特洛尔科是一个心理意义上的先兆,标志着墨西哥社会正在走向破裂。
迪亚斯最终选定埃切韦利亚(Luis Echeverría Álvarez,1970-1976年执政)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作为前内政部长,埃切韦利亚被很多人怀疑是特拉特洛尔科事件的炮制者。埃切韦利亚上任之后,力图与前任割席,以求恢复自己的名誉,同时也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他推出一系列拉拢工人和知识分子的政策,大力扶持北方地区的开发,并且访问了苏联、中国、印度以及阿连德治下的智利。

埃切韦利亚是现代墨西哥历史上精力最充沛的总统(事实上,出生于1922年的他今天还健在),但他无力解决墨西哥经济的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严重的分配不均,二是进口替代工业化带来的低效率和债台高筑。
1973年,中东战争触发了石油危机,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西欧和南美哀鸿遍野,贫油的巴西深陷困境。而墨西哥作为产油国,对形势做了乐观估计,继续借入大量高息贷款维持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埃切韦利亚的继承人波蒂略(José López Portillo,1976-1982年执政)依靠石油托底的贷款保持了年均6.5%的高经济增长率。
波蒂略选择自己的学生德拉马德里(Miguel de la Madrid,1982-1988年执政)作为接班人,他希望下一任总统能延续自己的政策,应对已经浮现出的种种经济危机。事实上,在他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卡列斯时期以降的游戏规则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在墨西哥,虽然每一位总统向来是由前任选定,但是他们的立场一直呈现出有规律的摇摆——卡德纳斯偏左,卡马乔偏右,阿莱曼偏左,科尔蒂内斯偏右,马特奥斯偏左,迪亚斯偏右,埃切韦利亚偏左,波蒂略偏右。这个循环最终被德拉马德里打破,他上任之后不久,1983年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带来了墨西哥经济的雪崩,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德拉马德里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
在危机到来之时,一股隐秘的力量开始浮现。
1970年代末,一个出生在锡那罗亚州的前警官,米格尔.安赫尔.菲利克斯(Miguel Ángel Félix Gallardo)开始涉足毒品生意。这门非法生意历史悠久,但从来没有产生过什么巨大影响。

然而老话说得对,时势造英雄。
1980年代的三个条件促成了墨西哥毒品交易的崛起:
其一,美国毒品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其二,哥伦比亚毒品生产的快速扩张。麦德林、卡利等毒品犯罪集团业已形成规模,急需扩大销路。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墨西哥经济危机为毒品交易集团提供了生存土壤。债务危机中的墨西哥急需高价出口品来平衡外汇,也需要支柱产业来解决成百上千万人的就业,政府内在的庇护制和腐败也为“产业创新”提供了自由空间。最终,地下毒品贸易和政府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隐秘的合谋。
1980年,拉丁美洲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毒品卡特尔,瓜达拉哈拉集团应运而生。它的领导者米格尔.安赫尔.菲利克斯被称作“教父”。这个犯罪集团同政府的司法和情报部门默契合作,为彼此带来利益,并且在政府的要求下,把暴力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维持社会秩序。
然而这种脆弱的合作终究走不了太远。
养蛊的人,总是逃不开反噬。
四、塔可钟为谁而鸣
1988年,现代奥运会第二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一次是在韩国的汉城。
十年之前的1978年,中国已经宣布实施改革开放;三年之后的1991年,印度将会宣布实施经济自由化。亚洲相信自己是未来之光,终于怀着磅礴的力量冲进了世界市场。
然而此时的墨西哥,仿佛刚刚才失去了一切。
焦头烂额的德拉马德里总统面对经济危机无法灭火,毒品贸易正在他的裤腿里蔓延。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后的低效和瞒报继续刺激着民众对执政党的不满。1988年,烫手山芋被扔给了萨利纳斯(Carlos Salinas de Gortari,1988-1994年执政)。
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199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经评价自己祖国的政治制度说,尽管总统权力巨大,但现代墨西哥从来没有出现过暴君或者蛀虫,这是因为每个总统在就职前都经历了严苛的训练和残酷的斗争......
如果他见过萨利纳斯的话,可能就不会写下这段话了。

在1988年的总统大选当中,萨利纳斯得票50%。其挑战者库瓦赫特莫克.卡德纳斯(Cuauhtémoc Cárdenas)得票38%。这位卡德纳斯是革命制度党灵魂人物拉萨罗.卡德纳斯的儿子,因对执政党不满而自行组党参选。萨利纳斯代表着墨西哥总统声望的最低点,他在党内外都不受欢迎。在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私有化进程当中,萨利纳斯及其亲信涉嫌巨额贪腐。此外,他的家人和贩毒集团有直接合作关系。
1989年,由于涉嫌杀害美国缉毒局(DEA)探员,“教父”米格尔.安赫尔.菲利克斯在美国压力下被捕,瓜达拉哈拉集团解体,分裂为墨西哥北方的多个贩毒集团,与此同时,墨西哥政府的力量也在变弱,使得毒品犯罪最终脱缰而去。拥有1700万党员的革命制度党是当时世界的第三大政党,但它的组织向来僵化且有限,此时更面临自下而上的瓦解,自然无力维持曾经的权威。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次日,恰帕斯州发生了农民运动,一群自称萨帕塔民族解放运动(EZLN)的蒙面人宣称革命后的墨西哥抛弃了穷人。当局用军队封锁了山区,切断了通信,并严禁媒体进入,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新生事物——互联网。起义者的主张最终发布到了网上,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同年,革命制度党为萨利纳斯指定的候选人遭到暗杀,几个月后党的总书记也被暗杀。许多人震惊哀叹,消失了七十年的野蛮暴力居然又一次回到了墨西哥政坛。
尽管局势动荡,赛迪略(Ernesto Zedillo,1994-2000年执政)还是顺利接过了权杖。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八十年代经济危机后的一系列问题都到达了顶点:低迷的经济增长、政府权威和能力的衰弱、大量偷渡前往美国的移民、北方工业区猖獗的个人犯罪和有组织犯罪......
2000年,出身国家行动党(PAN)的福克斯(Vicente Fox Quesada,2000-2006年执政)赢得总统大选,墨西哥完成了71年以来首度政党轮替。国家行动党本是1939年由执政党支持创立的一个官方右翼在野党,一是用来装点门面,二是用来分化国内的法西斯势力。时隔六十年,在革命制度党彻底衰弱之际,它终于赢得了大选。

当选之后的福克斯立刻宣布开展对1968年特拉特洛尔科事件的调查。结论是,是受命于官方的狙击手向军警开了第一枪。
对于墨西哥人来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件事,也是刚刚还在发生的一件事。几十年来,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一直在用鲜血和汗水买单,想要赎回那些丢掉的、以及本可以得到的东西,也是唯一真正可贵、比任何数字都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对未来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