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墨西哥58同城 > 热点资讯 > 旅游 >  “宇宙网红酒店”:不舒服的“深奢”

“宇宙网红酒店”:不舒服的“深奢”

发表时间:2022-09-14 04:50:58  来源:墨西哥58同城  浏览:次   【】【】【


墨西哥Azulik Hotel,每晚两千美金,没有空调、电,更没wifi,却吸引美国大批富有的时尚人士前来“打卡”。


文丨Luning Wang


花每晚2000美金的高价住在没有电、没有Wi-Fi 、没有空调、没有淋浴等这些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树屋酒店,洗澡需要用椰子壳接着带着淡淡咸味的溶洞过滤水往身上浇,在房间里被蚊虫肆意叮咬,夜晚只能靠蜡烛取光,喝的饮用水为过滤过的雨水——这些在很多中国人看来都是“回到解放前”的物质条件,在这间位于墨西哥Yucatan 半岛Tulum (图卢姆) 海边悬崖上的号称“宇宙第一网红酒店”的Azulik Hotel 却每年吸引着大批世界各地的时髦客来花钱买罪受。

Azulik代表的是既关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同时又保持时髦的“eco-chic” (环保时尚)概念,当下正风靡全球,且早已根植于欧美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里。早在2006年,《名利场》杂志就称“Green is the new black。”一切关于“绿色”与“环保”的话题都相当时髦,且是西方富裕阶层与千禧一代消费者在价格与质量之上的奢侈品消费的首要考虑因素。

大牌时装、手表、跑车和米其林餐厅用餐等在他们看来,都是初涉“奢侈”的小白们的炫富消费,“深层的奢侈”(deeper luxury)是以致力于地球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ility)、促进个人的精神世界探索(soul searching)以及建立和回归社群(community)为原则。用中国的老话说就是: “为人民服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有机(organic)产品和以环保(eco-chic) 为主题的度假酒店的流行无不印证了这一全球趋势。


“环保时尚” 的困境——Tulum(图卢姆)案例


所谓“eco-chic”,在环保的同时必须时髦,“chic”为优先考量。
以Azulik为例,它不仅仅是一个高级度假酒店,而是一个以关注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ility)为核心的综合性品牌。位于墨西哥Tulum(图卢姆)的酒店结合了当下网红“打卡”的一切元素——这里除了特色客房,还有建在12米高的热带雨林中的“鸟巢”餐厅,玛雅水疗中心,每天为客人提供的面朝大海的瑜伽课,综合了墨西哥本土设计师与国际潮牌的买手店Zak Ik以及一间自然原生态的艺术空间 SFER IK。在Tulum (图卢姆),像Azulik这种以“eco-chic”为概念打造的度假酒店与餐厅不计其数,并吸引了大批时髦客前来“打卡”。


然而,“eco-chic”概念很容易被用作品牌营销的噱头,其促成的网红经济对旅游胜地的影响并非完全正面。Tulum (图卢姆) 是探讨这一话题的典型案例。

Tulum (图卢姆) 拥有惊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它是唯一一座建在海边的玛雅城市,至今保留了玛雅城墙遗址。“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墨西哥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大片土地被分配给了合作农场,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将土地转手卖给了外国房地产开发商。随后的几十年,当Cancun(坎昆)兴建起大批国际连锁豪华酒店,Tulum以她“未经开发”的自然优势吸引了大批更时髦的房产开发商入驻。这些房产商在至今没有路灯的海滨大道上兴建起了以“eco-chic” 为概念的度假酒店和时髦餐厅——而这里所推崇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与一系列探索心灵的活动消遣恰恰满足了一年360天奔波于都市丛林中的精英新贵们的需求。90年代以来,Tulum吸引了大批欧美的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拥有社会权利和地位的精英阶层白人)来到Tulum度假。他们脱下平日大都市的盔甲, 换上hippie的行头, 住在原始的树屋里,喝着绿色果汁,练起了瑜伽和冥想,在以“满月”习俗为主题的海滩派对狂欢。时髦客的到来也提高了Tulum 的物价,如今这里的消费几乎与纽约相当,并被人称为墨西哥的Williamsburg (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区)。

Tulum的房地产热和随后“eco-chic” 营销概念引发的网红经济在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同时, 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可以说这座玛雅城市是“eco-chic”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打着“eco-chic”的招牌,Tulum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其所在的Quintana Roo省的人均产出垃圾量居整个墨西哥之首。几乎所有的酒店与餐厅都靠柴油发电机发电,产生了大量污染。80%的酒店缺少合理的垃圾和废水排泄系统,垃圾都排放在Tulum旁边热带雨林的垃圾填理场,废水都直接排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系统,最终都流入大海。Tulum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大量海藻堆积。每年夏天,墨西哥海岸线的海藻将平日蔚蓝的海水变成棕色,散发出臭鸡蛋的味道,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墨西哥政府每年花在清理海藻上的资金都在上涨。此外,“eco-chic”概念为Tulum带来的旅游热的最大受害者可能就是Yucatan 当地的玛雅原住民。长期以来依靠自给经济生活的玛雅人,随着80年代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难以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变成了依靠廉价劳动力生存的族群,并被现代文明排挤在外。


综合性的艺术中心能缓解“eco-chic”的困境么?


“Eco-chic”所引领的旅游业在让都市忙人拥抱自然、探索心灵和回归部落的同时也造成了对Tulum(图卢姆)当地生态环境和原土著社群的破坏。
为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当地生态系统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eco-chic”这一概念面对的困境, Azulik的创始人Roth (Eduardo Neira)近期在距离Tulum (图卢姆) 半个小时车程的热带雨林Francisco Uh May建立了一座综合性的艺术中心—SFER IK Museion。

延续了Roth一直以来的做法,这个综合艺术中心运用最自然原始的建筑材料与最新科技来打造,包括一个新型的生态美术馆(另外一个空间SFER IK Tulum在Azulik酒店里),其建筑设计充满环保意识,从地板到天花板起伏的抛光水泥表面和原生的“bejuco”(墨西哥当地的原生藤蔓状植物)木地板,在设计上确保不会留下碳足迹。此外,SFER IK Uh May还包括了专注于传承玛雅原住民手工艺的学校、艺术家驻地、结合西方医学与古老玛雅医术的医疗中心、研究性的实验厨房和餐厅、时尚实验室、录音棚以及研究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心。Roth在SFER IK通过举办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者与公司高管的考察与互动活动,致力于促进各方对话与社群融入。

究竟在哪些方面SFER IK可以缓解Tulum(图卢姆)长期面对的环境问题与帮助到当地玛雅原住民?据SFER IK的策展人与艺术总监Claudia Paetzold透露,SFER IK Museion非常注重具举办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SFER IK会给“被当代社会隔离”的玛雅人分配更有意义的工作, 譬如说,让玛雅原住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传授传统手工艺课,并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将玛雅的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项目结合,用有效的方式发扬玛雅文化,让他们获得被需要感所带来的尊严。

SFER IK在为不断扩展过的本土社群与国际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的同时,也定期举办极具参与性的艺术、峰会与工坊项目,促进各方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对话。诸如今年9月启动的艺术体验“Alliga”会通过为时三天的跨领域体验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客人从多感官来感受加勒比的海藻问题造成的环境危害,并探讨解决措施。三位被邀请的艺术家会通过各自独特的创作方式与艺术语言回应当下严峻的海藻问题。此外,SFER IK组织的一系列研讨课程邀请了包括海洋科学(Institute of Ocean Sciences and Limnology)、海藻部门 (Department of Seaweed),全球领先的革新健康与生活方式科技公司Therme Group、由艺术收藏家与赞助人Francesca Thyssen-Bornemisza成立的致力于研究海洋科学的学院TBA21、集合全球科技与创意产业精英的论坛、以及由TEDx的创始人和前总监成立的BOMA Global等机构的领袖作为客座嘉宾来带领参与观众一起探讨亚马逊大面积的热带雨林砍伐与海藻问题的关系, 也探索海藻作为原材料在工业与创意产业的实用性。

SFER IK Museion,这个在热带雨林中开启的跨领域实验性项目富有野心也颇有远见卓识, 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挑战“eco-chic”的困境, 我们也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墨西哥华人网

墨西哥海外仓一件代发 华人管理,沟通顺畅 系统同步操作,清晰明了 优势:城内可以专车派送,时效快还便宜

5546373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