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拉哈拉 独特的“自行车道环线+地铁”系统
独特的“自行车道环线+地铁”系统
——以公交、骑行为主导的接驳体系+郊区轨网廊道
瓜达拉哈拉历史悠久,这里是龙舌兰酒和墨西哥流浪乐队的诞生地。目前的瓜达拉哈拉大都会城市群实际上包含三个城市:瓜达拉哈拉、萨波潘和特拉克帕克,共同构成了墨西哥第二大城市、拉丁美洲第十大城市。大约有500万人居住在此。
尽管瓜达拉哈拉有河流穿城而过,但最初的城市规划不是带状,而是网格状。
后来,为了满足人口涌入和增长的需求,瓜达拉哈拉逐渐出现了世界潮流——“摊大饼”的发展趋势:周围一个个独立的村庄和社区不断地并入城市当中,却分别相对独立,导致其城市街道逐渐以市中心大教堂为中心呈辐射型发展。为市民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创新的城市交通替代方案,成为迫切的需求。

瓜达拉哈拉第一条轨道线路1号线于1989年9月1日通车。目前有3条地铁线,与城市结构一致呈辐射型。
其中,1号线贯穿南北郊区,全长15.5km,12个站点在地面,7个在地下。
2号线横贯东西,10个车站完全建在地下,全长8.5km。
3号线,最晚建成,竣工于2014年,包含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和高架桥部分,全长22km。

目前,瓜城地铁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地铁之一。
虽然线路算不多,但利用率很高,与城中的快速巴士系统Macrobús相辅相成。
该公交系统由BRT模式开发,于2008年开始启动工作,为环城线路。
此外,地铁拥有一套完整的自行车停车系统——ProBici,即每一个轻轨站点都有自行车停车场。
只需下载一个app,便可使用停车场的锁链;另外,每天约有3小时的时段允许自行车在地铁上运输。
另外,2014年12月开始,瓜城也开始建立共享单车系统MI Bici,建立了280个智能站点。
另外,为了上述交通的局限性局限性,2019年11月,瓜城修建了Mi Macro Periférico系统,总长41.5km,将建成拉丁美洲最大的自行车道网络。该自行车道沿Macrobús路线建设,附带有安全人行道、重新绿化、和 42 个完全无障碍的车站,串联起近郊的大学等教育机构、娱乐文化中心、工厂、新社区。

城内自行车道设计多采用防护型——即与机动车道隔离,这能使骑车者免受机动车干扰,更加舒适也更有安全感,由此提高自行车出行率。大多数自行车道为压制路面,上有明显的单行或双向骑行标志;它们还在道路交叉口设置了可折叠护柱,保证了车辆转弯可能会给道路交叉口骑行者带来的不变,并另一侧重新铺装人行道。

在许多墨西哥城市,部分街道会在周日会禁止机动车通行,仅供行人、滑板及自行车使用,鼓励人们以家庭为单位绿色出行。
https://cityviewer.citydnatech.com/
